原本想写一篇「选举 UPDATE」,但再想,台湾都够资料独立写一篇,之前也有网友问可否讲讲台湾的选举,那就写一篇吧,「选举 UPDATE」要迟一些才有。
台湾星期六会同时举行总统和立法委员 (=国会议员) 选举,目前来看,总统选举由民进党的蔡英文胜出应是毫无悬念。虽然台湾的民调质素参差,但今次所有民调都显示蔡英文支持度明显地高,无一个民调是蔡英文会输,所以我们应该能够放心预计蔡英文会赢,差别只是赢几多。一般估计会取得55%票以上,有的甚至估会达60%。
由于总统选举胜负已定,大家较关注的,是民进党能否同时取下立法院过半议席。以往民进党从未试过取得立法院过半,即使在陈水扁时代也没做到,如果今次做到,将是首次「全面政党轮替」或「民进党完全执政」,即总统和国会都由民进党控制。这会令蔡英文的施政畅顺得多,不用像扁时代般经常要跟立法院嘈餐死。
当然蔡英文当选的话,会成为台湾首位女总统,也是亚洲区少有并非靠亲戚关係 (前领导人的亡妻/女儿/妹妹) 上台的女性领导人,有重大象徵意义。但我的关注点始终是在政党形势,这一点提过就算了。
台湾立法院共有113席,73席「区域立委」,6席「原住民立委」,34席「全国不分区立委」,过半须取有57席。
73席「区域立委」,由单议席单票制选出,分成73个选区,每区只选出最高票的1位候选人,对大党有利,73席中绝大部份会由国民党或民进党取得。上届立委选举中,民进党取得50%以上得票的选区有24个,45-50%票的选区有12个,40-45%票有15个,40%以下票有22个。假设民进党今届多了5%票,已经能稳袋至少36席,而5%的增长已经是偏保守的估计。(*本文最底列出相关资料)
6席「原住民立委」,由多议席单票制 (英文学名 SNTV) 选出,有2个各3席的选区,每个选区3位较高票的候选人当选。这边一向不是民进党强项,最多只能2个选区各取1席,最坏情况是0席。
34席「全国不分区立委」,由比例代表制选出,全台湾组成一个大选区计算票数和议席。预料民进党至少能拿下4成,即至少14席。
所以加起来,民进党最坏也能有50席,表现一般的话就有约55席,表现较好就能冲至60席甚至更多。逆向地想,就是其他政党加起来能否过半呢?他们都很弱势,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整体而言,民进党取得过半的机会相当大。
很多传媒说关键在「不分区立委」,我就觉得未必。首先「不分区立委」的数目远不及「区域立委」多,而且要「不分区立委」有1席易手,需要全台湾3%票改变立场,其实不容易做到。值得注意的是一众小党。「不分区立委」有5%票门槛,只有高于5%票的政党能取得「不分区立委」议席,低过的就全是0席。如果民进党抢走其他小党的支持者,令其他小党跌至低于5%票,全部0席,那民进党就能取得空出的议席。即便如此,进帐的也顶多是2-3席。当然,在民进党可能只差1-2席过半的情况下,这2-3席也是可能成为关键啦。
个人认为,今次选举的主要意义,在于如果蔡英文能拿到55%票以上,将是首次有明显多数的人投票给偏台独的候选人。2000年陈水扁能当选,是因国民党内讧,扁得票为39.3%,2004年扁因「一颗子弹」成功连任,得票50.1%仅仅过半。如果今次连立法院也是民进党过半,则更能印证多数台湾人已经愿意投票给偏台独一方。也就是说,现在台湾人整体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相比十多年前出现了重大改变,台湾本土意识已成主流,国民党那套亲中有着数的论述亦已破产,这有望开拓台湾政坛的新面貌。如果台湾能就身份认同达成共识,放下蓝绿对立,就能将社会焦点放回政策讨论,开闢更多可能性。
这当然亦跟新冒起的政党,如时代力量,未来能否站稳住脚有关。很可惜的,现在的选举制度是对小党不利 (单单制议席佔多数),上届选举国民党加民进党共得113席中的104席,今届一众小党亦很可能只会有10席左右。暂时来看,新政党的发展是未容乐观的。但只要他们能为台湾社会整体和国民民进两党带来一些新思维和改革,也已经是一件好事。
历年总统选举结果
2012 马英九 51.6% 蔡英文 45.6% 宋楚瑜 2.8%
2008 马英九 58.4% 谢长廷41.6%
2004 陈水扁 50.1% 连战 49.9%
2000 陈水扁 39.3% 宋楚瑜 36.8% 连战 23.1% 其他0.8%
历年立委选举结果
2012 国民党 64 民进党 40 其他 9
2008 国民党 81 民进党 27 其他 5
2004 民进党 89 国民党 79 亲民党 34 台联 12 其他 11
2001 民进党 87 国民党 68 亲民党 46 台联 13 其他 11
(*2005年通过立法院议席由225减至113,任期由3年增至4年,选制由多议席单票制改为混合制)
民进党在上届选举「区域立委」表现
高于50%票 (24)
台北二
新北二
台中一、六、七
台南一、二、三、四、五
高雄一、二、四、五、六、七、八
宜兰
彰化四
云林二
嘉义二
屏东一、三
45-50%票 (12)
新北三、四、五、六
台中四
高雄三
桃源二
南投二
云林一
嘉义市、嘉义一
屏东二
40-45%票 (15)
台北一、三、五
新北一、七、十
台中二、五
基隆
桃源一、四
新竹市
彰化二、三
台东
低于40数票 (22)
台北四、六、七、八
新北八、九、十一、十二
台中三、八
高雄九
桃源三、五
新竹县
苗栗一、二
彰化一
南投一
花莲
(桃源六)、(金门)、(连江) *没有参选
原本载于作者网誌
制作引资 231℃ 31评论原本想写一篇「选举 UPDATE」,但再想,台湾都够资料独立写一篇,之前也有网友问可否讲讲台湾的选举,那就写一篇吧,「选举 UPDATE」要迟一些才有。
台湾星期六会同时举行总统和立法委员 (=国会议员) 选举,目前来看,总统选举由民进党的蔡英文胜出应是毫无悬念。虽然台湾的民调质素参差,但今次所有民调都显示蔡英文支持度明显地高,无一个民调是蔡英文会输,所以我们应该能够放心预计蔡英文会赢,差别只是赢几多。一般估计会取得55%票以上,有的甚至估会达60%。
由于总统选举胜负已定,大家较关注的,是民进党能否同时取下立法院过半议席。以往民进党从未试过取得立法院过半,即使在陈水扁时代也没做到,如果今次做到,将是首次「全面政党轮替」或「民进党完全执政」,即总统和国会都由民进党控制。这会令蔡英文的施政畅顺得多,不用像扁时代般经常要跟立法院嘈餐死。
当然蔡英文当选的话,会成为台湾首位女总统,也是亚洲区少有并非靠亲戚关係 (前领导人的亡妻/女儿/妹妹) 上台的女性领导人,有重大象徵意义。但我的关注点始终是在政党形势,这一点提过就算了。
台湾立法院共有113席,73席「区域立委」,6席「原住民立委」,34席「全国不分区立委」,过半须取有57席。
73席「区域立委」,由单议席单票制选出,分成73个选区,每区只选出最高票的1位候选人,对大党有利,73席中绝大部份会由国民党或民进党取得。上届立委选举中,民进党取得50%以上得票的选区有24个,45-50%票的选区有12个,40-45%票有15个,40%以下票有22个。假设民进党今届多了5%票,已经能稳袋至少36席,而5%的增长已经是偏保守的估计。(*本文最底列出相关资料)
6席「原住民立委」,由多议席单票制 (英文学名 SNTV) 选出,有2个各3席的选区,每个选区3位较高票的候选人当选。这边一向不是民进党强项,最多只能2个选区各取1席,最坏情况是0席。
34席「全国不分区立委」,由比例代表制选出,全台湾组成一个大选区计算票数和议席。预料民进党至少能拿下4成,即至少14席。
所以加起来,民进党最坏也能有50席,表现一般的话就有约55席,表现较好就能冲至60席甚至更多。逆向地想,就是其他政党加起来能否过半呢?他们都很弱势,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整体而言,民进党取得过半的机会相当大。
很多传媒说关键在「不分区立委」,我就觉得未必。首先「不分区立委」的数目远不及「区域立委」多,而且要「不分区立委」有1席易手,需要全台湾3%票改变立场,其实不容易做到。值得注意的是一众小党。「不分区立委」有5%票门槛,只有高于5%票的政党能取得「不分区立委」议席,低过的就全是0席。如果民进党抢走其他小党的支持者,令其他小党跌至低于5%票,全部0席,那民进党就能取得空出的议席。即便如此,进帐的也顶多是2-3席。当然,在民进党可能只差1-2席过半的情况下,这2-3席也是可能成为关键啦。
个人认为,今次选举的主要意义,在于如果蔡英文能拿到55%票以上,将是首次有明显多数的人投票给偏台独的候选人。2000年陈水扁能当选,是因国民党内讧,扁得票为39.3%,2004年扁因「一颗子弹」成功连任,得票50.1%仅仅过半。如果今次连立法院也是民进党过半,则更能印证多数台湾人已经愿意投票给偏台独一方。也就是说,现在台湾人整体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相比十多年前出现了重大改变,台湾本土意识已成主流,国民党那套亲中有着数的论述亦已破产,这有望开拓台湾政坛的新面貌。如果台湾能就身份认同达成共识,放下蓝绿对立,就能将社会焦点放回政策讨论,开闢更多可能性。
这当然亦跟新冒起的政党,如时代力量,未来能否站稳住脚有关。很可惜的,现在的选举制度是对小党不利 (单单制议席佔多数),上届选举国民党加民进党共得113席中的104席,今届一众小党亦很可能只会有10席左右。暂时来看,新政党的发展是未容乐观的。但只要他们能为台湾社会整体和国民民进两党带来一些新思维和改革,也已经是一件好事。
历年总统选举结果
2012 马英九 51.6% 蔡英文 45.6% 宋楚瑜 2.8%
2008 马英九 58.4% 谢长廷41.6%
2004 陈水扁 50.1% 连战 49.9%
2000 陈水扁 39.3% 宋楚瑜 36.8% 连战 23.1% 其他0.8%
历年立委选举结果
2012 国民党 64 民进党 40 其他 9
2008 国民党 81 民进党 27 其他 5
2004 民进党 89 国民党 79 亲民党 34 台联 12 其他 11
2001 民进党 87 国民党 68 亲民党 46 台联 13 其他 11
(*2005年通过立法院议席由225减至113,任期由3年增至4年,选制由多议席单票制改为混合制)
民进党在上届选举「区域立委」表现
高于50%票 (24)
台北二
新北二
台中一、六、七
台南一、二、三、四、五
高雄一、二、四、五、六、七、八
宜兰
彰化四
云林二
嘉义二
屏东一、三
45-50%票 (12)
新北三、四、五、六
台中四
高雄三
桃源二
南投二
云林一
嘉义市、嘉义一
屏东二
40-45%票 (15)
台北一、三、五
新北一、七、十
台中二、五
基隆
桃源一、四
新竹市
彰化二、三
台东
低于40数票 (22)
台北四、六、七、八
新北八、九、十一、十二
台中三、八
高雄九
桃源三、五
新竹县
苗栗一、二
彰化一
南投一
花莲
(桃源六)、(金门)、(连江) *没有参选
原本载于作者网誌